6月24日—26日,教师发展中心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学主任陈训威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罗薇教授、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石瑛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刘国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教授围绕“AI赋能思政课教学”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静主持,校长助理王文博、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娟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建云和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6月24日8:00,在开班仪式上,校长助理王文博作开班讲话,他指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思政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 AI 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数字中国” 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王助理要求,一方面,马院要在思政课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活动上,做出有品质、有特色的作品,让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希望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将学院建设成为民办高校的思想灯塔和理论高地。另一方面,他勉励全体参训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珍惜此次培训机会,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本领、开拓视野,主动拥抱新技术,用AI技术服务教学,站好育人阵地;同时,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从曾经“被育人”的学生角色中走出来,以现在“育人”的教师角色主动用心用情、用真才实学上好每堂思政课,努力打造 “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 的思政金课,切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让党的创新理论 “带着热气”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校长助理王文博作开班讲话
正式进入培训环节。在AI助推思政课程课堂增效培训模块,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陈训威以DeepSeek为引子,从重塑认知路径,打造超级个体;重构教学生态,提升教学能力;重启顶层设计,引领学科发展三方面作了“大语言模型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主题培训,带领大家了解了AI能力进阶路径和模型选择等前沿技术。
陈训威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AI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指导教师罗薇围绕“如何跟现实结合起来讲好‘大思政课’?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两个问题,从“教学内容上,立足把道理讲深;教学设计上,力争把道理讲透;教学形式上,探索把道理讲活”三方面,作了“大学生讲思政课参赛培训及项目诊断”主题培训,并对今年马院参与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的代表性作品提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
罗薇教授(线上)作主题报告
在AI辅助思政课教学设计创新培训模块,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石瑛基于青教赛角度,从“教学比赛是思政课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梯、思政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三方面,作了“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主题培训,带领大家了解了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多个赛道、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深刻感受了教师在比赛中的艰辛、受益及今后发展的成长“四部曲”。
石瑛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AI赋能思政课程创新设计培训模块,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刘国龙,围绕“我们为何要积极进入数智时代教学?赋以何能课程显成效?智能如何赋能驱动教学?”三个主要问题,作了“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思政课建设创新”主题培训,并从术道结合、时时更新、久久为功三方面对建设一流智慧思政课提出指导建议。
刘国龙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AI助推思政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模块,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信息学会(中国)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珏从DeepSeek功能体验、使用技巧、备课教学、AI辅助科研论文写作和AI智能体设计与制作等五方面,作了“人工智能赋能人文社科研究”主题培训,引领大家对AI工具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头脑风暴和逻辑重构与整合,打开了全体教师使用AI工具的新世界。
王珏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小组汇报交流环节,结合本次培训内容,学院教师分为七个讨论小组,就AI如何助力思政课混合式课程建设、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实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交流,并以“问题、现象、原因、对策”的结构化研讨方式着重对“上好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的第一要务的痛点、问题是什么?”进行深入研讨。经过认真的研讨交流后,七位小组代表分别分享了研讨结果,大家从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AI等新技能掌握、学情分析、教学方式、优质教学资源、教师积极性等方面提出问题与建议,大家收获颇丰。
教师们交流、探讨
培训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静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这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于我们深刻把握时代脉搏、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推动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她要求:一是,深化认识,明确方向,深刻理解“AI赋能”之“道”。 AI赋能思政课教学,其核心在于“赋能”,而非“替代”;目标在于“增效”,而非“减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技术是手段,育人是根本,“价值观”永远是“AI+”的核心前提。二是,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切实探索“AI赋能”之“术”。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聚焦教学资源创生、教学过程优化、评价方式革新和教研能力提升等几个关键方向精准发力。三是,练好内功,人技相融,锻造“AI赋能”之“师”。 技术赋能的核心在于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勇立潮头:强化理论修养定力、提升数字素养能力、坚守教育者初心使命。
“教育者先受教育”。这次培训是一个新的起点,而非终点。未来,教师发展中心将协同二级学院进一步引进系列优质数智资源,为教师们开展AI教学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AI赋能”真正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活动现场照片